实体化改革五周年,蓄力再出发。12月27日上午,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(以下简称“联合会”)2022年度新闻通气会在北京召开。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、秘书长助理焦妮、展览部主任董明,以及人民日报、新华社、政府采购信息报等多家媒体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。会议由联合会秘书长助理焦妮主持。
通气会上,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回顾了五年来联合会实体化改革的历程,盘点了协会工作所面对的挑战与取得的成果,并以五年作为新的起点,对下一个五年发展提出展望和期盼,同时也对体育产业发展做出了研判与分析。
回顾五年工作亮点服务能力平台价值双提升
作为国家体育总局进行协会实体化改革的首批单位,联合会自2017年实体化以来的多方位、多层次改革,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与认可。罗杰表示,五年的时间,联合会一直在思考如何从市场的角度,给行业搭建更好的平台,也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扎根专业、面向市场的发展路径。
罗杰介绍到,为全方位服务行业和会员企业,打造一体化服务闭环,在以往会员服务、展览服务基础上,联合会搭建增设了标准化、认证、信息服务和理论研究等工作平台。通过五年的改革和探索,联合会逐步形成了“一个生态、两个驱动、三大工具、多个品牌项目”的战略架构,即秘书处和专委会双线并行的组织生态,体博会和标准化为企业从生产端到销售端提供的双重驱动力,信息、智库和宣传三大服务工具,体博会、体服会、中国体育产业峰会、标委会TC291、中体联公益基金、中体联认证等引导行业发展的多个品牌项目。经过五年的探索,联合会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,服务边界不断扩展,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。
“五年来,联合会的桥梁作用更加鲜明。联合会努力成为政府和市场的桥梁,努力成为沟通国内外市场,努力帮助中国体育用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桥梁,五年的不懈努力,得到了政府、市场、媒体和公众一致的积极反馈,初步实现了改革的初衷,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,为下一个五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”罗杰说。
回顾2022年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
对于每一个身处体育行业的从业者,2022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,疫情后物流受阻、原材料价格上涨、海外市场起伏、停工停产等一系列问题,体育制造业经历了行业格局加速调整的一年。
罗杰认为,在2022年的巨大压力下,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仍然彰显出了强大韧劲和发展潜力。随着国家治理宏观经济的“工具箱”为体育用品行业应对市场动荡提供强有力的信心支撑,在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负政策,以及国内政府部门提升市场采购,有效缓解了企业压力。2022年全国体育采购规模呈上涨趋势,展现出政府部门在加大投入、拉动内需的部署。从采购人来看,多来源于体育系统及教育系统单位。而农民体育设施、体育公园、健身步道采购项目有所增多。
罗杰强调,在行业经历起伏期间,几家主要上市公司交出的成绩单,体现了体育用品行业的韧性。他表示,在2021年我国体育产业上市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的基础上,多家国货运动品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与此同时,基于新一代消费群体对于中国文化IP和国货品质的认可和自信,运动国潮的长期价值依旧稳定。
展望2023年户外产业等进军“黄金赛道”
谈及体育产业黄金赛道问题时,罗杰认为,从2022年“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”和刘畊宏线上健身的火热程度来看,居家健身热潮无疑是一大热门方向,背后是线上健身市场的巨大潜力。此外户外产业绝对不容忽视,罗杰介绍,“联合会连续三年发布的《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》提到,轻度运动人群的显著增长,运动场景向户外延伸的趋势明显,结合今年爆火的飞盘、露营、骑行这些‘网红打卡运动’,我相信小众、新兴的户外运动热度将持续,大众体育消费将越来越下沉。”此外,《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》中提到的智能化健身器材和青少年体育这两大趋势,也将成为体育用品业的重要发力点。
罗杰相信,疫情防控的进一步放开,免疫力的重要性得到了社会认可,一定程度上将在全国范围内带动全民健身事业的火热开展,在“蛰伏”三年之后,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各个环节都有望在未来成为“黄金赛道”。
2023年使命做好桥梁和纽带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
明年,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罗杰表示,“从最近的政策和表态中,我们能看出国家对于恢复经济增长的决心和信心。特别是在前期‘优化防疫二十条措施’和‘新十条’措施明确后,2023年防疫政策大方向也定下了基调。可以说,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,与宏观政策等各类政策协调配合,我相信体育制造业会和诸多行业会整体向好。”
谈及2023年工作愿景,罗杰表示,未来,联合会将会持续深化政企双向服务,广泛联系行业企业,不断扩大国际间的交流合作。立足行业发展,联合会将继续深化完善行业自律机制,加强行业内相关标准制定工作,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,激发行业市场主体发展活力,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构建协同创新体系,为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由大变强提供坚实动力。